Blithe 寫到: | ||
---|---|---|
謝謝! 我講這些話,容易被批評或攻擊.雖然深覺挫折,但我仍舊堅持,因為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鄰」. 純粹分享見解,或有堅持,然無意惹引怨懟.若有令人不快之處,尚祈諒解. ![]() |

發表人 | 內容 | ||||||
---|---|---|---|---|---|---|---|
al
終極會員 ![]() ![]() |
![]() |
||||||
al
終極會員 ![]() ![]() |
|
||||||
franco
資深會員 ![]() ![]() |
我書讀不多, 我也常用 "火星文", 但自認所寫的文字, 看不懂的應該不多吧 ... 雖沒有引經據典, 但也實例引述, (錯字難免有, 因為注音按錯號碼了) 所以大大的這個結論, 個人並不認同 ! _________________ --------------------- Antique Watch Fan --------------------- |
||||||
bcwang2001
中級會員 ![]() ![]() |
哇!我看應該給大家都拍拍手!
在BUS上居然可以看到這麼精彩的文字互動,而且都很有自己的道理呢! 看來大家不只是關心手錶而已,真是一個很棒的園地。 只可惜點閱的次數似乎不是那麼多,應該要讓更多人看到才對! 我再次的從頭到尾細細讀過各位發表的言論,其實應該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共識。例如:要重視中文啦,要正確使用中文啦,要避免在正式的場合使用火星文或非主流的文字表達方式等等。我想沒人會反對吧?而且,看起來所有的發言者在文字的運用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水準與自我的要求。 是否,正因為大家對於文字都很敏感也可能有一定的習慣及堅持,所以在看到某些字詞時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與認知。 我自己要先招認,希望自首無罪! 我是看到Blithe兄的這句話<一個人的寫作方式與用字遣詞,顯示出其態度,暴露出其程度,也決定了我們對其之尊敬或鄙視>,才引起我想參與發言的。因為,我的認知是<尊敬>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尊敬一個人代表這個人應該在各方面都要很好,所以值得也令人尊敬。而相對的<鄙視>似乎是剛好相反,而且要比我們形容一個人<一無可取>或<一無是處>還要更慘,鄙視一個人應該表示這個人品格低劣、壞事幹盡,簡直就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壞透了。 所以,我覺得因為一個人的寫作方式與用字遣詞而去<鄙視>他,是不是太過了點?而有許多有所謂道德文章傳世的,追究起來也不過是假道學、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能讓我們尊敬嗎?現在最紅的<趙校長>,我想能成為校長,寫作方式與用字遣詞應該都有一定的程度吧!不知道發言的各位看到他在電視上的所說的用字遣詞彙尊敬他的有幾位?另一位更精采了,還記得之前下台的考試院副院長嗎?真是令人不知從何說起...... 我的母親是客家人,但是生長在閩南聚落,18歲前受的是日本教育,18歲後為了工作,開始學漢字與國語。母親她很不喜歡寫信,因為她不知道該怎麼寫才能正確表達,也許有人會說,她應該要努力去學啊,不然怎麼會有成就呢,可是身為一位母親,為了家庭生計日夜操勞,那有多餘的心力啊!更慘的是,因為整個年輕時學習的過程周圍環境變動太大,母親的用字遣詞實在很糟,很多時候,一句話說出口,得罪人都不知道,身為兒女的我們有時都覺得難以溝通,但是,絕對不會因此而<鄙視>母親她。今年初,她突然走了,想到母親,我最懊悔的是,年輕時不懂事有時候會抓她用字遣詞的錯誤頂嘴,唉,有機會讓我說聲對不起就好了! 其實想想看,現在的年輕人所經歷的社會變遷與環境刺激,何止我們的千百倍,但是他們所受到父母的關愛(不是溺愛哦)與師長的照顧(我指的是做人處事方面)卻未必有我們那麼多,教育的問題,絕不是單純教育制度與老師的問題,家庭才是關鍵的所在,各位應該不會反對吧,不知發言的各位有沒有小孩,以各位的知識水準,您的小孩是自己花時間教,還是送去外面花錢請別人教?真的憂慮的話,就從自己本身做起,就從自己家庭做起吧! 此外,看來各位應該都是中上階層的<高級知識份子>,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接觸一些不同階層的人?我有機會教過一些學生,一開始很生氣,因為學生常用手指著我說:你這樣、你那樣,這就罷了,教師節我還收過<永懷師恩>的卡片呢,後來發現,他們沒有惡意,只是父母沒教、學校沒學(或者說他們的父母也不懂,而在窮鄉僻壤的中小學裡老師也無暇管到這一部份)。社會是多元的,有許多不同的面向,而且大部分都不怎麼理想,要沒飯吃的人去吃肉,不是只有古人才會犯的錯! 總之,對不起,侷限在我個人的知識與經驗中,我實在很難體會尊敬或鄙視一個人只因為他能不能寫好文章,或者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就代表其成就(看過美麗境界嗎?那位精神分裂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我想他的語文能力應該不會太好)。各位舉出許多極端的可笑例子,也有大陸的極端優良例子。為何說<極端>,以台灣的媒體生態而言,會被報導出來的稱為極端應不過分,而在13億人口的大陸,作文能拿<滿分>,應該夠得上極端了吧!在看這些例子的時候,真的不要忽略了整體的觀照,心胸開放一點,看看各位的表達方式:XX"大大",以及幾乎每個人都有用的表情符號(如 ![]() 真的,回歸現象與問題的本質,語文是溝通的眾多工具之一(事實上,肢體語言的溝通更直接),語文是文化或者生活的一部份,好的語文能力也的確有加分的效果,但是<加分>並不代表全部,沒有<加分>,應該不代表沒有<基本分數>吧! |
||||||
bcwang2001
中級會員 ![]() ![]() |
再補充一點,古時的文言文,想必各位都知道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所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5/04/18/109@518685.htm 當胡適在提倡白話文跟標點符號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一些老學究斥其為異端、亡國滅種等。再看看那時的那些標點符號夾雜在半文半白的文字中(如Blithe兄所言,不能稱為文章>,跟現在的火星文似乎是一樣的礙眼,不是嗎? 所以啦,大陸會淪陷、中華民國現在會這麼慘,都是民國初年那群<火星學者>鼓吹白話文跟使用標點符號的錯,同胞們,讓我們重回堯舜禹湯、漢唐盛世的時代,大家都來之、乎、者、也、矣、焉、哉!這樣必能救我大陸同胞於水火之中,重現我華夏泱泱大國之風。 牽拖一下,開個玩笑,別介意! 認真的提議一下,既然大家都那麼關心這個議題,可不可以想想看,有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案,能夠有效提升年輕人的語文能力,我以<童子軍的榮譽>宣誓,我是真的認同各位所言,理想的那個部份,只是,在新與舊、傳統與現代之間,如何拿捏、變與不變,還真難!! |
||||||
franco
資深會員 ![]() ![]() |
不用認罪這麼嚴重吧, 就事論事, 也不涉及人身攻擊 ![]() 我從不認為我是中上階層的<高級知識份子>, 我只是一個苦力 ![]() 小時候, 我自己反省起來, 我應該是壞學生: ..寧願被老師打,也不願寫功課 (現在寫得一手爛字) ..上課愛講話,害同學和我一起罰站出糗 ..平日回家也不溫書, 一回家只是玩, 吃完晚飯一定看電視到唱國歌才睡覺 .... .... ... (各位有機會看到我的兒女時, 千萬不要說他老爸的歷史, 拜託拜託) 我只是仗著自己過目不忘與不錯的分析能力的特質, 只在大考前溫書1~2小時,就能每次考第一名 ... 可是老師還選我當模範生, 就因為我是第一名, 對我言聽計從, 對於其他用功, 補了再補, 但考不好的同學真是不公平. 現在想想, 那些老師真是"狗屁" (又說粗話了, Sorry, 可是真得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辭) 拿我自己的例子檢討起來, 我自己現在所奉行的原則是: 「不以人廢言, 也不以言廢人, 凡事就客觀事實觀察分析, 再作結論」 一位如此心胸的的師者, 實在很難找, 更何況是有遠見的教育家 ... bcwang2001 兄台, 您教小學一年級嗎 ? 在板橋嗎 ? 都是的話, 我考慮把我女兒轉到貴班就讀 ! _________________ --------------------- Antique Watch Fan --------------------- |
||||||
jenhkao
進階會員 ![]() ![]() |
我( 40 歲) 覺得自從有微軟新注音自動帶出字之後, 整個文章閱讀就常常踢到鐵板. 有許多人開始用"把拔""馬麻"等在 email 上表達, 我覺得非正式使用是蠻 cute 的(中英夾雜其實也不太好
![]() 當一個人用非正式用語久了之後, 一定會對正式用語造成混淆(尤其是基礎教育越來越差之後). 但是要年輕人不用最新潮的用語實在不是我們可改變的. 我希望我小五的兒子能多唸書, 少上網, 用非正式語言的機會就會少了些. 至於火星文, 我想應該會被下一波的文字用法所取代吧. 在更遠的未來, 或許會有人回過來探討火星文字背後的社會價值......等也說不定. 毒蛇猛獸, 應該還不至於吧. _________________ A happy watch lover!! |
||||||
gateways
資深會員 ![]() |
大家對於這問題有不同見解.
我想很難說誰的意見是對或是錯. 看到某一個人的回應的文章.我看了三次才能瞭解.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14267 不直接說明是誰或是回應時間.給大家去看一下哪一個回應的文章比較難瞭解. 也許會有些人會瞭解在文章中加入"火星文","注音符號"或是我根本不知道是要用台語,國語,英語去發音瞭解意思的字. 這樣的文章真的對於我這種人有些困難瞭解.還會出現一些錯字. |
||||||
tashunhsiao
中級會員 ![]() ![]() |
Link 中那篇文章很有趣。可能是我也太老了吧,解讀起來頗吃力。 看著那篇文章 讓我想到很久以前大一時上鄭毓瑜老師的比較文學課。 她說:術語的使用 本來就是一種很排它性的 只想讓小圈圈裡的人了解的一種方法。 gateways 兄指出的那篇「難懂」的文章,用的是一種最近年輕人流行的語法來寫的,大家不太能接受。但是如果那文章用的是正確但艱深難懂的古文呢?大家應該又會看不懂 但是應該不至於招來如同火星文般的強烈攻擊吧。又如同醫生 工程師 或甚至到古董拍賣會 他們說的話 用的術語大家都聽得懂、看得懂嗎? 但是大家會生氣嗎? 小弟到美國後唸的是建築 美國的建築學界流行發明新術語、新語法甚至是新寫法。各式各樣的組合和創新在建築期刊上都能看到。為什麼要使用新言語 就是因為舊的語言不能正確地表達出我們的創作中所蘊含的喻意。 現在在美國服務的公司,因為業務的關係 需要跟日本、台灣和中國有很多文書的往來。小弟是個在台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以小弟個人的感覺 日本人的遣詞用句都很有禮貌、非常精確恰當;而中國方面就讓人覺得粗鄙無文、非常地直接、而且在英譯詞中有很多誤解。但是我的白人同事跟我說有時候會覺得太有禮貌反而虛偽、直接反而真誠。不過這些完全是表象的東西,也只是個人的見解。畢竟語言文章所想要傳達的深層意涵才是重點,不是嗎?小弟和同事們也只能努力學習了解到底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也希望能將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讓對方正確地了解。 語言的功能本來就是溝通 年輕人使用了年輕人自己的術語 或許也是為了表達出使用傳統正統語言所表達不出的情緒、感覺。也有部份並不求為長者所了解。使用了某種特定的術語,也只應期望被了解此種特定術語的人所明瞭,不是嗎? 既然不求被看懂,大家也就不必太計較了。 |
||||||
bcwang2001
中級會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