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Bus 手錶討論區 :: 觀看文章 - [轉貼] 有關 Seiko Spring Drive 的詳細資料
開新主題 回覆文章 Share
發表人 內容
Panda
新進會員
新進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日 2006-01-15 03:04
引言回覆

在下好奇下找到的,因為主link已死了,特貼下來分享 眼睛轉啊轉

轉自:www.seiko.com.tw/event0429/pop_p1.html

SPRING DRIVE機芯與沿革
Spring Drive 機芯從發條上鍊至擒縱輪,有80%的結構與機械表相同,而20%的部分則是融入了SEIKO的先端科技,若以機械錶來說,ROLEX及PP等大廠無疑是技術的龍頭,而電子表技術以SEIKO、CITIZEN、CASIO等為強項,然而在眾多鐘錶品牌中,同時擁有頂級機械表及電子表研發及製作技術的表廠,唯獨SEIKO,也因此,SEIKO迄今獨領風騷,SPRING DRIVE機芯大幅領先業界,也不令人意外。

1977年SEIKO在瑞士鐘錶協會提出Spring Drive的機制理論,同時SWATCH GROUP也提出了類似的技術,然而真正可以實現Spring Drive的SEIKO,以機械
與電子的研發能力,在1998年Basel表展中正式發表,隔年推出令人驚艷的全新表款。Spring Drive已於歐洲、美國及日本註冊了230的技術專利,且此頂級的高科技機芯組裝技術也只有5位製錶師負責,因全為手工組裝,所以每一位製錶師一天的產量也只有5到6枚。

1998年所發表的Spring Drive機芯產量較少且為手上鍊機芯,動力儲存時間為48小時,為了達到SEIKO帶給人類使用手錶的便利與實用性,經過4年多的研發與改良,Spring Drive已可自動上鍊、動力儲存時間也可達72小時,產量也可供給市場需求,因而今年搭載Spring Drive的錶款將正式推向全球。

技術關鍵與革新
28年的發展中,三個關鍵革新
Spring Drive的原始概念可追溯到1977年Seiko Epson位於日本長野縣諏訪市的工廠裡的一位年輕工程師 翅羽好和。這個夢想因為相關技術的高度挑戰,而變得無限龐大,並花了28年才真正達成,並於1998發表。但是,不幸的是,翅羽好和先生在Basel之後卻猝然辭世,留下世人一片扼腕。

1.發條系統
當Seiko從1959年開始自製出第一個發條盒之後,並沒有任何一個發條系統,可以達成工程團隊真正夢想中的理想面貌。直到利用了高度彈性的材質之全新發條機制,,Spron 510被發展出來之後,提供了更高能、更順暢、更長久的特性。因此,Spring Drive擁有72小時的動力儲存功能。

2.強效槓桿系統(the Magic Lever)
全新的強效槓桿系統成功的讓轉動發條盒的驅轉軸,更有效能的傳輸能量至主發條盒。此槓桿系統完全相合於轉動軸心,因此創造了更有效率的上鏈動作,使得此系統比傳統的發條系統多出30%以上的效能。

3.三能整律器(Tri-syncho regulator)
此新裝置取代了傳統的擒縱器,解決了機械錶機制中最不穩定的部分。它整合了三種不同Spring Drive需要的能量:一是轉動發條的機械能量,二是為啟動石英震盪器,必須由機械能轉換為電力,三是每秒8圈規律轉動的轉輪電磁力。

Spron 510被精工精密(Seiko Instruments Inc.)註冊

單向輪轉
Spring Drive最獨特的地方在於,當它以機械原理為主要的結構運轉的同時,它不需要任何的擒縱機制。傳統的擒縱器是利用前後左右擺動的擺輪,控制計時的速度。然而卻讓精準度相形之下不穩定,損壞率也被提高。Spring Drive機芯的運轉,發明點在於它的轉動是單向的,使得磨損降到最低。此外,單向的轉輪也讓指針擁有滑順的的走時動作,顯示了實際讀時的本質。所以可以說,Spring Drive在走時讀時上,自然代表了革命性發明。

前衛的製錶工藝
Spring Drive之夢想的實現,可讓我們了解到Seiko在傳統與電子領域上,已展現了先進的科技。

發條動力的供應、運轉的齒輪系組、動力儲存機制、以及強效槓桿系統都是經典的機械腕錶構造部分。每一只Spring Drive手錶裡80%,276個零件,都是屬於機械構造。如同最高級的腕錶一樣,Spring Drive擁有30個寶石數,以確保低磨損和高精準度。而每一只手錶都是由Seiko專業錶廠裡,擁有最高技術的師傅以手工組裝完成。

在電子領域上,Spring Drive使用了最尖端的科技。當其他的錶廠都企圖利用將電子計時的系統放在機械構造上的時候,只有Seiko成功的實踐此理想。此款卓越的電子技術表現在,一為利用電磁力在整律器上做時間調節功能,其二在能量的創造上、其三,是將物理發條能量轉換成電子訊號的IC發明。重要的是,啟動石英震盪器和電圈的能量,控制在僅需要十億分之一瓦,是傳統石英表所需能量的一半而已。

因此,Seiko應用微工程原理,結合機械和電子的方式,創造了Spring Drive。

相關Spring Drive的數據資料
就像擒縱器的發明、發條盒的原創、石英錶的發現與發展一樣,Spring Drive也在時間定義與訴說的歷史當中,佔有一席之地。Spring Drive的發表,在計時器的歷史裡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它多樣的技術層次可以由以下事實數據表示:

-0.025mm,為每個線圈合金的層版的厚度
-1秒的每天誤差,是天文台標準的機械錶之10倍精準度。
-3種能量整合的三能整律器(Tri-syncho regulator),控制機械、電子、電磁能量。
-5個技師合力完成。只有5個高級技師能完成Spring Drive的組裝工作。
-平均每秒8次頻率。此為電磁調節之下,轉輪精準的運轉頻率。
-之前共有13代的原型發展,最後打造出最後的成品。
-15微米(1/10,000,000公尺)的三能整律器之線圈線纜寬度
-共18個合金層存在於線圈的合金裡。
-僅利用4億分之一瓦的能量驅動整律器,為其他石英錶需要的一半一下。
-歷經28年發展研究Spring Drive計劃。
-30%的發條效能改善。此拜強效槓桿(the Magic Lever)之賜。
-大三針款共有3個寶石,小秒針款共有32個寶石。
-72小時動力儲存。
-Seiko首次製造第一只腕錶後,今已第92年。
-Seiko專注於計時器已124年。
-Spring Drive中有240個專利申請,申請地區遍及日本、美國與歐洲。
-大三針款共276個零件數,小秒針款共280個零件數。
-為求不斷新款發展,Seiko創造了600個原型,於1997年與2004年之間
-線圈擁有25,000個圈數,是為了取得最高效能。
-28,800為每小時輪轉圈數。
特殊的內在科技,特別的外表設計
SEIKO的Spring Drive不論在技術和外觀設計都相當特殊。而設計的概念,就是源自於精工錶廠在1969年發明、量產石英錶重擊機械錶市場後,日本製錶技師擔心機械錶製作技術從此失傳後,所極思保留傳統技術所做的研發;因此,該款機芯是本著保留傳統機械與結合新時代微電製作技術所做之重大改革,因此外觀與設計上都融合前所未有的製錶精髓,其機芯零件之圓形單向"擺輪"與精準的三能整律器,卻能與八成以上的機械零件精準結合運轉,實為跨時代生活的革命性錶款。

2005年九月全世界開始販售
SEIKO SPRING 5R65錶殼中有三個圓型設計,錶殼外圈、刻印的錶冠、與和諧融合在錶面裡的圓形小面盤。圓形的轉輪透過透明錶背設計,其完美且平穩的轉動,清晰可見,並有兩款設計風格,一個是摩登現代的不鏽鋼錶帶,呈現了剛硬、動感、和機芯本質的尖端感。另外是鱷魚皮錶帶款,表達了傳統製錶工藝的經典象徵。今年九月, SEIKO Spring Drive將會在巴黎的Seiko旗艦店與世人見面,並且往後會在美國、歐洲、及其他地方市場的精選經銷商販售。 眼睛轉啊轉 眼睛轉啊轉 眼睛轉啊轉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